恩言雜誌

Gracious Words

恢復生命的色彩 ———- 談基督徒心理健康和互相扶持

徐理強長老 整理:黃耘

徐理強

2013年教會退休會國語堂講座 特邀講員:徐理強長老

講員簡介:徐理強醫師出生於香港,1960年重生得救。徐醫師是麻省華人福音堂理事會長老。

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在英國接受醫學專業訓練,專門研究厭食症,獲醫學博士學位。在英得到John Stott 牧師的巨大幫助,尤其是在他竭力將信仰貫穿到精神醫學這一實踐上。

目前他是Tuft 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多次擔任NIH研究基金評審委員。1993年被Good Housekeeping Magazine 評為美國300個最佳精神科醫生之一。1997 年被選為英國皇家精神科學院院士。

 

縱觀世界和古今中外,各種宗教都試圖探討和回答這五個人生的問題,而這五個問題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無法避免的:

1.人生如夢;

2.孤單及人際關係;

3.恐慌和焦慮;

4.無法超越自我,被罪捆綁;

5.病痛與死亡。

基督教對這些問題的解釋很獨特。人的困境我們輔導人員每天都遇得到。“恢復生命的色彩”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作為精神科醫師,這次的講座專注在基督徒心理健康和互相扶持的問題。我們分四個大部份來探討。

(一) 人生命的破碎

(二) 破碎生命的重建: 抑鬱焦慮- 是靈性還是精神的問題?

(三) 失敗痛苦: 當神沈默的時候

(四) 在愛裡彼此扶持

(一)人生命的破碎

經文: 創世紀 3:1-19

人問題的來源

✻ 人要自己做神:因為祂知道你們吃了那樹的果子以後,眼睛就會明亮,像上帝一樣懂得分辨善惡

✻ 人希望有神的智慧, 能分別善惡、是非、好壞及自己作主

✻ 不要神來管

✻ 不能超越自我, 反而墮落

人的墮落造成人四方面關係的破碎。對於人生命的破碎,聖經上如何看的呢?我們重溫創世紀3:1-19,就可以認識到造成人生命的破碎是人要做自己的神和自己的主宰,是人犯罪墮落後引起四種關係的破碎: 人與神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 人與世界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

1) 人與神關係的破碎

夏娃聽從魔鬼的詭計,自作主張,違背上帝的旨意,爲了得到和上帝一樣的主權和智慧,擅自摘取伊甸園中的生命之樹的禁果,並給了丈夫亞當。二人吃了以後,“眼睛明亮了”, 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創3:7)“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那裡?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創3:9-10)人的墮落帶來了人與神的關係的破裂,及其所造成的羞恥感和罪惡感。

2) 人與人關係的破碎

面對上帝的責問,亞當推卸責任給夏娃,夏娃指責魔鬼(蛇)。我們做婚姻輔導的時候常常發現,與夫妻兩人分別談話的時候,各自的故事都不一樣,而且常常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發,指責對方,這也是夫妻關係改善的瓶頸。

創3:16“(神 )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妳懷胎的苦楚; 妳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 妳必戀慕妳丈夫;妳丈夫必管轄妳。”這一段指的是人墮落以後帶來男女之間不相稱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3) 人與世界關係的破碎

“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 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 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創3:17-18)由此看到人的墮落帶來人與自然的矛盾,生活有掙扎、有痛苦。

4) 人與自己的關係的破裂

表現在人的自卑上。我曾經專門研究厭食症,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年輕人都有厭食症。斐濟到93年之前沒有電視,沒有厭食症,而電視引進後,女人的自我形象受到媒體的影響而降低,希望用節食來改變自己的形象,因而出現厭食症;長春藤大學的女生比一般大學的女生更多得厭食症;東歐自八零年代開放至2010年三十年間厭食症至少增加了四倍之多。由此一個側面反映出人與自己的關係的破滅,進而引起的自卑與焦慮不安。

一直以來,人生命的破碎都是宗教和哲學的領域,近150年來卻發生一些改變。科學試圖從不一樣的角度來找答案,希望用科技改變人的健康;從管理、環境、經濟、公共衛生和社會結構等方面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看到,社會是在試圖用其他的一些方法來改善或解決人生問題。比如:改進人的健康延長壽命;用婚姻輔導來改善人的孤單和矛盾等等。科學的角度是不需要神,而是單純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人生問題。

今天的教會有一種現象,就是“非黑即白”,在所謂“屬世”和“屬靈”上掙扎。最大的困惑是認為自己的事情是屬世,是“世”務纏身,只有在教會服事才是屬靈。很多人會問,在社會上的工作和福音有關係嗎?有些基督徒認為得了憂鬱症是不屬靈的結果,其實這是片面的,必須要具體分析憂鬱的原因。

簡單來說,基督教對死亡的解釋: 是人的墮落,本質是人與神的隔絕,導致靈的死亡。解決的辦法是悔改、認罪、重生、得救,與神恢復關係。

而科學對死亡的解釋其中一個理論是“末端體長度的縮短”。本質是生理活動停止。解決的辦法是修補末端體長度。染色體四個末端體隨著年齡增長會磨損,人就會死亡。1989年三個做末端體研究的科學家因為這個發現而得到諾貝爾獎。

對於精神疾病,從聖經的角度來解釋,起源是人要做神,自我中心,人驕傲,所以必須悔改接受救恩。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起源基因和環境互動的結果,本質是精神健康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治療。動物也會有抑鬱症,比如聖地亞哥的動物園曾經有一只老虎媽媽生了小老虎之後因為小虎死了而抑鬱,護理人員將幾頭小豬穿上老虎皮代替小老虎給母虎撫養,從而醫治了它的抑鬱症。當然人的抑鬱症的治療要更複雜。

小結:不要把屬靈和屬世絕對分割開。傳道人也有可能得了抑鬱症。是否都是靈性的問題呢? 不完全是。人生意義是無法用科學來解決,科學與聖經是從不同角度解決不同層面的問題,是沒有矛盾的。都是神的啟示。人生的問題不能單單從一個層面來解決。首先我們要在基督裡有豐盛的生命,有雙重使命感和追求有意義的人生。上帝既賦給我們管理世界的使命,也有傳揚福音的使命。

(二)破碎生命的重建:抑鬱焦慮–是靈性還是精神的問題?

經節: 馬太福音6:19-34

1) 憂慮的來源:無法掌控和由此造成困擾的壓力

從醫學的角度看,壓力和由此產生的憂慮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我們基督徒不只是要醫治憂鬱,而且要學習在壓力中成長。壓力對我們的正面影響是促使我們靈命的成長,更像基督的式樣。我們要將信仰應用在生活的問題上,活出信仰,而不是靈性歸靈性,信仰歸信仰。

2) 不要憂慮的前提:心態的調整

我們從馬太福音6:19-34 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認知來改善和克服抑鬱。要以基督為我們的主和我們的神。這是恢復我們人生色彩的第一步。要分辨在神眼中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把財寶積在天上,使自己的心放在神國的事情上。

3) 三件要做之事

I. 思考神的設計和供應

從經文中百合花的美麗,可以看到神對人生命的設計;從飛鳥看到神給我們的供應;從小草看到神賦予創造物的價值。通過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上帝的憐憫、豐富的慈愛和眷顧。小草和飛鳥看上去都是沒有什麽的價值,上帝尚且看顧,我們是神重價買回來的,祂何嘗不更看為寶貴呢?

II. 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正面的看我們和世界的關係,認識到上帝賦予我們的在文化和福音上的雙重使命。

III. 不要思慮太遠和太壞,一天的憂慮一天當。

3) 在基督裡有破碎的人生?

大約有5%的人的憂慮是很難控制的,有恐慌、焦慮和抑鬱的病情,這是基因和環境的互動的結果。並非沒有信心,而是信心無法用上。信仰可以幫助我們應付壓力,但是無法改變基因,在這種情形下是需要就醫的。

大腦神經有100 billion 細胞,那麼我們的頭腦是如何運作的呢?一個細胞會和另一個細胞“說話”,將介質傳遞給另一個細胞。當今的醫學上用MRI可以顯示細胞有多活躍。當視覺神經活躍時,MRI可以顯示在什麽情況下應用哪一部份。比如說,科學上發現小孩6歲以後大腦細胞進行修剪。所以有人提議10-12的青少年最好不要搬家,因為這段時間他們比較無法承受壓力。

(三)失敗痛苦: 當神沈默的時候

經文: 王上19:1-18

基督徒難免有失敗破碎的時候,聖經上豈不是說基督徒的人生是蒙福的人生嗎? 我們如何看基督徒所受的苦難和挫折? 如何面對失敗呢?這一節我們要從列王記上129:1-18 來看上帝如何輔導以利亞面對自己的失敗。以利亞成功後感到極大的空虛。他感到被神棄絕了,被以色列人棄絕和追殺,甚至性命都有危險。

引起我們的挫折和失敗的原因有一下幾個:

I. 神給我們自由選擇的代價,不一定是犯罪;

II. 自己或別人犯罪或事物的結果;

III. 天災人禍,自然災害;

IV. 神的考驗;

V. 找不到原因。

以利亞得了神蹟之後,神沉默了。這是神自己的作為,不是以利亞的問題。是神棄絕了他嗎?其實,上帝的短暫沉默是爲了我們在祂面前尋求和反省。

神向以利亞所做的三件事:

一、祂的第一件事不是向以利亞說話,而是提供最簡單的身體的需要,使以利亞恢復體能,並給他思考的空間和餘地。

二、第二件事是神詢問以利亞。以利亞在神面前道出了自己的苦悶,稱自己的大發熱心反而被以色列人棄絕。他心中有埋怨,但他誠實地向神述說,神聽了他的回答沒有回應,給他空間來思考。神之後用微小的聲音來啟示他:

1.重新賜給他新的使命感(膏以立沙為先知,哈薛作亞蘭王和耶戶為以色列王);

2.重建以利亞的價值觀

神以極微小的聲音啟示以利亞。神的回答是在適合的时候; 不一定回答所有問题。他用微小的聲音: 神行事不一定崩山碎石,轟轟烈烈。需要等候、安静、省察和思考。他要以利亞作三件跟以前不同的事情,表現在文化的使命和救贖的使命上。

三、神所做的第三件事是幫助以利亞整理自己的情緒。

學習如何調整自己或幫助、輔導他人調整情緒。

· 把情緒變成話語,向神訴說,不要隱瞞,不要壓抑

· 效法耶稣在客西馬尼:坦然,不怕分享

· 問為什麼,一般沒有答案;省察自己;如果有罪,要承認

· 跟好朋友分享,禱告,學習分享

· 考慮不同回應的長處,短處,交托

· 照神的旨意,一步步繼續走下去

· 堅持,忍耐,等候: 盼望將來的荣耀

· 盡量過健康的生活;不要自暴自棄

如何看人生的苦難,舊約和新約有不同的解釋,其實並不矛盾,新約裡神漸進的啟示:苦難與祝福等意義的更新。我們應有的態度是照神的旨意,存愛神愛人的心態服事。造就自己和教會, 需要付代價而受苦。在新約裡,苦難不一定是懲罰,更可能是神造就我們必须的經歷。

歌羅西書1:24,”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了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苦難的缺欠。”

雅各書1:2-12,我的弟兄們,當你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認為大喜樂要;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欠缺。 …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

小結:我們在失敗之後應做的4樣事:

1)來到神面前尋求祂的面

2)休息,從體力上恢復

3)重新尋求上帝給我們的使命,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4) 調整自己的情緒

見證: 我在大三的時候,父親因癌症治療非常不順利,不治過世。我覺得神離我遠去,家庭有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當時我是團契的主席,有100 多人要牧養,很忙;退出之後無人搭理冷落;準備大考但已經無法集中精神,腦中一片空白;同時和女朋友分手。許多這些事情使自己對神有很多的抱怨。當時在教會裡沒有輔導,聖經的道理無法落實到生活中,感覺自己到了抑鬱的地步,但是不了解。有一天在家突然感到不願做基督徒,因無法得到答案,疑問越來越多,覺得自己做主會比較輕鬆。正在最後的禱告的時候,忽然神與我說話,也是神唯一的一次對我說話,“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翻到這段經文在馬太福音11:6。這段的意思是你看我做的事情,就知道我是否基督了。祂雖然不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但是神借這段經文,告訴我要回到聖經的經文看祂所做的事,我因此猛然驚醒,回到主的面前沒有離開基督的信仰。

我後來選擇做精神科醫生,一來是因為我反叛的個性,因為中國人都不愛讀這一科;二來我希望在信仰和精神配合進深。我姨媽有精神病,對我們家是有很大痛苦。姨媽是個基督徒,得癌症去世後,家人找到一個皮箱有幾件衣物和一個網球拍,那個網球拍是她的男朋友送的,已經有幾十年。我母親過度保護我的姨媽,她曾在抗日時期將姨媽接到香港,有人介紹婚姻,都被我母親回絕,拒絕了這個男朋友,姨媽因此沒有結婚,後來精神錯亂,就此過了一生,只剩下破碎的夢。我在神面前禱告、思考,我願意成全她的生命的價值,如果我在這個專業上對眾人有幫助就是神用她的理由了。

我們在神的面前,看到神在我們失敗上和短暫的苦楚中有祂的計劃,從聖經的角度上看我們的失敗,實際上是會成就神在我們生活上的色彩和成就。相信祂絕不會使我們失望。求主安慰我們。

(四)在愛裡彼此扶持

經節: 羅馬書12:1-21林前12弗4:11

中心思想:獻上身體 – 建造基督的身體

基督徒的生命是奉獻的生命,以基督為首的生命。當我們將生命的主權交在主的手裡,失去自己的生命,不是失去自己的個性,獻上自己的身體,讓我們的肢體不再犯罪,行出神的公義。這是神諸般的憐憫,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有色彩,得到新的意義的生命。然而現實中還有不少基督徒還是生活在破碎的生命中。如何將我們的信仰落實到生活上呢?我們不是將自己的憂慮丟給神,盼望我們效法神,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心意更新變化,才能很好地應付壓力。

1)如何看自己身份、地位和重要性

不要自視過高或過低,看自己要合乎中道和中肯。否則會影響我們在教會和團契裡的生活,太高無法和他人同工,太低則無法接受他人的愛和服事。如何衡量?兩種尺度:神賜給個人信心的大小、和教會肢體的關係。

· 信心的大小:有的解經家指客觀信仰原則。我們是神照祂的形象被造,有尊貴的身份,不是沒有價值的,但是我們同時又是個罪人,我們還是被上帝重價買贖回來的。信仰的原則可以規範我們對自己的認識。

· 看自己是基督身體肢體的一部份:我們屬於教會的群體,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身份。我們各人有不同的恩賜,同工合作來建造基督的身體。要彼此相愛,互相尊重。

2)了解自己的恩賜

眾人各有話語、服事和管理照顧的恩賜等等。照客觀信仰原則和態度如衷心、誠心、慷慨、殷勤和甘心等互相截長補短。三處經文都談到應用這些恩賜是爲了建造基督的身體。

3)如何彼此相愛和扶持

愛可以歸納為五點:

I. 了解:愛要真誠、尊重、開放,忍耐(堅持愛的時候會有困難,要有盼望,要依靠主和殷切禱告)

II.分享:慷慨,親熱,殷勤

III尊重:謙卑不自高,求同存異,超越(讓步不是咒詛)

IV照顧:分辨(有原則不是盲目地)

V捨己:為所愛的人付出

愛的阻攔:

I受過傷害,沒有分辨和分寸

II自私,未被神更新改變

III沒有接受過愛,不懂得愛,恨自己

IV只懂得付出,不能接受愛

愛是需要學習的:

建議要從“了解他人和與他人分享”開始來學習,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求同存異,而不是拔高自己,不切實際地從“捨己”開始。不要在教會裡論斷和傳播是非。

愛是個人道德的中心,維持公義和公平是社會道德的中心:

基督徒不只是發揮個人的愛,也要參與社會,建立比較完整的制度。社會獎善罰惡需要每個人的參與。不要把個人道德和社會公義混為一談。我們在文化上有我們的使命。

人的價值:

有人問“抑鬱症是否可以結婚?”我的回答有兩點:

1)沒有一個人是基因完全100%正常的,如果以此為標準,沒有一個人是可以結婚的;

2)神的恩典裡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會浪費的。不能歧視抑鬱症的人。中國人偏見比較深,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是很可怕的,不能結婚。其實在神眼裡每個人都有價值。文化需要更新。

有不同的愛嗎?

婚姻的愛和主內的彼此相愛是不一樣的。婚姻的愛是有條件的。

1)人要離開父母,不是指不與父母同住,而是指要相當成熟和獨立,可以站在別人的地位上看問題,否則不適于結婚。

2)在興趣、信仰和志向上有很大成份相同。

3)在溝通、分享、欣賞、親密程度和喜愛相同或相似。

4)要有投入和委身的態度。

4)彼此扶持的要素:

I有被接納的感覺

II有被愛的感覺

III可以把心裡的難處說出來

IV說出來之後有被了解的感覺

V關懷不是管閒事

VI關懷是扶持不是好奇別人的隱私

5)小組如何彼此扶持?

1. 鼓勵彼此,扶持先從自己開始願意講自己的難處

2. 別人分享的時候學習聆聽

3. 不要隨意給意見和修正他人的意見

4. 不傳話

5. 要為小組裡的弟兄姐妹禱告

6)個人關懷的注意事項:

1.學習聆聽,把自己的意見化為問題,而且要問得不太尖銳,避免給人以拷問版的氣氛,適可為止。

例子: 遇到情緒低落的人,可以找單獨的機會,詢問的問題可以是如下:

“看你最近心情沉重,可以聊一下嗎?”

“你認為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麽?”

“你認為按這個解決辦法會有什麽後果呢?”

“你認為這樣發展下去會如何?”

“你認為別人可以如何幫你?”

2.在婚姻輔導和關懷上要先區分是否有人身安全。如果有家暴的危急情形,需要讓當事人分開住。一般的矛盾可以採取輔導的方式:

“你認為是否要離婚呢?”

“離婚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離婚後有什麽實際的困難要面對呢?”

“聖經上有關離婚的原則有哪些?

有沒有一些例外,如姦淫,配偶離去等?

3.儘量不要給意見,因為被輔導關懷的人會有以下幾種情形是不適於給意見的:

· 需要被理解而不是意見

· 需要肯定和支持他(她)的想法

· 當事人聽了之後,產生被肯定的想法,並因此滋生出是非

· 有許多不了解的細節,很難做出公正的判斷

· 也許意見並不一定高明和公正

· 也許當事人已經聽過這個意見而不願聽取

4.如何輔導失去親人的弟兄姐妹?

失去親人的感覺會有幾個階段:

–麻木

–自責

–憤怒

–傷痛

–走出來

所以,弟兄姊妹在輔導時,要考慮當事人所處之階段謹慎選用合宜的聖經經節。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