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言雜誌

Gracious Words

主內如何一家?一些實踐上的想法

受訪:李毅誠、張美媛 / 訪問:林國富

一期恩言團隊,針對教會今年的主題「上帝之下,主內一家」,訪問了在我們教會超過三十年以上的李毅誠(以下簡稱李)、張美媛(以下簡稱張)夫婦。希望經由弟兄姊妹的分享,能對於教會今年的主題有更深刻的認識。

林國富(以下簡稱林):請問你們知道教會今年的主題是「上帝之下、主內一家」嗎?

兩人同答:知道,在諮詢會議(Town hall meeting)就已宣達過了。

林:對於教會今年的目標,你們覺得是空泛還是具體呢?notes_7195cn

張:難說是空泛或是具體,因為主內本來就一家,基督是主、獨一真神,但是要達到主內一家和諧,應該說這是理想的目標。以成聖的過程而言,每個基督徒都是未完成的作品,往後也都有理想要達到,彼此磨合建造。

林:基督徒在主日敬拜上帝,在團契聚會分享真理彼此建造,這個成聖的過程,弟兄姊妹都一直未曾間斷,但如何做才能幫助弟兄姊妹更能達到或接近主內真正一家呢?

李:除了主日崇拜、團契聚會外,在三堂合一的活動中,每個人都會有機會彼此同工。雖然也會有語言和文化背景的隔閡,但是可以經由彼此互相的服事去除隔閡,達到磨合交流。

張:根本上也在於基督徒個人靈命的成熟度如何?以及是以怎樣的心態來相處?彼此相愛是主耶穌的命令,所以在同工中要更有愛心的包容與接納彼此的不同。

李:的確,以這層面來說,個人靈命的成熟度、心態均會影響主內一家的狀態。但在我看來,很多事工成就的過程都很好,只是技術的層面應該避免會阻礙或忽略弟兄姊妹參與教會活動的可能性。

林:毅誠弟兄,你可以舉出一些較為具體的、易於被忽略的問題嗎?

李:例如詩歌的選擇就是一例。以國語部而言,若活動的參與人是以國語部的弟兄姊妹為主,是否可以選擇國語的詩歌?而在全教會都會參與的活動上,如果能考慮三種不同語言部門的弟兄姊妹所習慣的語言,用自己母語吟唱的詩歌,來表達出自己敬畏神與感謝神無盡的恩典,不是更能把大家融為一體嗎?

張:我很同意,國、粵、英語三種不同的語言都要考慮到,以期提高共同參與教會活動的動力。不過參與教會聚會時應該聚焦在敬拜神,不要讓語言成為最大的阻礙。

林:我有留意到往年國語部對於全教會的活動參與率不是很高。雖然如妳所陳述的,參與教會活動的目的是敬拜神,但是除了語言,是不是有其他非語言的因素呢?

張: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此,每個部門所著重的事工有所不同。例如全教會的打掃,國語部參與的人數較少;而主日崇拜後的愛筵,是國語部多年來熱心參與的事工;還有《恩言》雜誌,也是以國語部的同工為主。

林:兩位勾勒出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問題之外,那以我們國語部而言,要如何做才能達到主內一家呢?

李:國語部的弟兄姊妹參與服事的情況還有進步的空間。雖然英、粵語堂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我們應從我們自己來改變,在自己的部門中語言就不是問題了。

林:若以人的角度出發,我擔任事務員的服事有五年以上的時間,我從其他弟兄姊妹的服事榜樣上學習很多,也得力很多,但就這幾年來看,我感覺到國語部人數似乎有所減少,參與服事的人員也減少了……

張:若以更長的時間範圍來看,國語部從廣東部分出來,還有後來植堂分出去一些人來說,其實人數並沒減少,但是活力並不如從前,這是不是參與服事意願減少的原因?或許我們從參與事務員服事的弟兄所遇到的問題來看,當守聖餐時,牧師會指定要事務員禱告,這禱告的指定會不會影響事務員服事的意願呢?還有考慮讓姊妹也參與事務員服事,說不定能注入活力呢!……

李: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技術性問題,若你覺得教會人數在減少,是不是關懷做的不夠?或是有其他讓他們離開的因素呢?反向思考一下,那留下來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們如果回到主內一家的關係,進而延伸開來,一家人的熟悉度不是應該比外面的人還要親密,互相關懷、互相勸勉?也許我們國語部需要在關懷事工上建立一個更完整、由上而下迅速有效的組織體系,在主愛的大家庭裡,我們是真正成為一家人。

林:謝謝毅誠弟兄與美媛姊妹今天能撥冗接受訪問,從輕鬆的對談中,把教會今年的主題「上帝之下、主內一家」,從多角度的討論深入淺出地帶出基督徒在上帝之下,如何彼此關愛,成為關係密切的一家人。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